dsblog.net 资讯 » 打传热线 » 民间反传销争议中前行 政府购买或是最好出路

民间反传销争议中前行 政府购买或是最好出路

http://www.dsblog.net 2015-08-24 11:09:21


  C 乱象:泥沙俱下有人捞钱为生
  今年,吴俊新收了3个徒弟,平均年龄22岁。“我们都曾误入传销组织,因痛恨传销,自愿加入传销反击战的,不过都要瞒着家人,就说在广东打工。”徒弟梁星说起话来,就像机关枪扫射一样。
 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,梁星瘦得跟猴子似的,近1米8的身高只有100斤,走在路上就像一个移动电线杆。在他之前,已经有两批徒弟受不了各类困顿而“跳槽”。
  “每个月的开支多了近2000元,有时候4个人挤一间双人房,还得提防查房。”吴俊带着一种恼火的口吻说,联盟是半公益性质的,车费、吃住由求助者提供,此外只能依靠捐款,最多时一年有10万,基本能保持运作,但所剩无几。偶尔遇到“坑人”的求助者,找到人后“跑路”了,不肯订回程车票,也只能自认倒霉。
  毫无疑问,金钱已然是谈论民间反传销圈子不可避免的话题。前段时间,《新京报》报道一反传人士收费1.6万元窝点捞人,成了网民热议话题。吴俊透露,这个圈子鱼龙混杂,有的是私家侦探混了进来,他们的名片贴在京津冀等地的廉价旅店。
  多个信源告诉记者,多年来,踏入这个江湖的人不断演化,有的因顶不住生活的窘迫退出,有的因身体被拖垮而金盘洗手,有的则从侠义心肠走向了捞人赚钱。目前国内活跃在一线的职业反传销者还有数十人,这些人分散成多个小团体单兵作战,像是一个个反传分舵。
  “1.6万元算少的了,普遍要价是捞一人2-3万块。前段时间,有个人混进了反传QQ群,根本不懂找人也敢接活,光是在南昌手机定位,就收了7000块的前期费用。”谈起圈子的乱象,吴俊显得有些激动。
  曾受到吴俊师徒帮助的马材汇坦言,这些年来,民间反传商业化的现象比较严重,比如,部分反传人士出师后自立门户,收费反传等。他说,反传人士要维持基本生活或者团队的运营,收费可以理解,每人收费1-2万元是合理的范围,但收费要因人而异,家庭困难的求助者,应以公益性为主。马材汇感慨,这两年找人越来越力不从心,茫茫人海,无异于大海捞针,传销受害者能自己逃出来的概率太小。如果找对有经验的人,就算花点钱也无所谓,但如果对方是个新手,找人容易陷入僵局,花费周期长,家属承担的费用压力也会增大。

 

  D 建议:政府购买民间反传服务
  面对数量庞大的传销组织,反传销人士就像一根鱼刺般渺小。吴俊摇了摇头说道,反传确实是一个不该存在的职业,这原本是由工商部门、公安部门来执法打击传销团伙。但公安局人手不够,经侦大队可能就7-8个人,7-8个人管80多种经济犯罪,有的时候也是分身乏术。
  在他眼里,反传销应该堵源截流,而“截流”的关键点在于社区,“传销窝点大都分布在居民区,一个房子,住了十几个人,房主难道不会起疑心吗?严格规范租屋,房主就不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。”
  此外,他认为打击传销的最好方法,是政府购买民间反传服务。“现在政府和心理咨询室合作打击传销,但咨询师了解传销吗?做过传销吗?怎么反洗脑?国家每年都下拨打传经费,如果用这笔钱购买民间反传服务,在各地建立反传办事处,求助者不用出反洗脑、反传销的钱,我们的家庭生活有保障,也不用四处奔波。”
  今年,吴俊等人提交了注册书,计划以“中国反传销联盟”的名义注册为民间公益组织,但迟迟没有批复。对他来说,注册成公司完全商业化运行,过不了心里这一关,最好的结果是注册成民间公益组织,摘掉尴尬的“帽子”,让人们信赖、支持联盟。但他坦言没抱多大希望。
  “一路风雨,一路坎坷啊。除非国家明令禁止不能民间反传,或者社会真正不需要我了,我才离开。现在嘛,还是再等等吧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吴俊用双手擦了把脸,以驱除连日来的疲惫。窗外,是人来人往的闹市,谁也不知道,这里边是否还有迷途羔羊。
  (文中传销受害者和家属为化名)


  链接
  一位资深反传销人士告诉记者,传销的方式有好几百种,可大致分为北派传销和南派传销。
  北派传销的典型特征是,一般以打着公司旗号帮公司买所谓产品从中获得奖金,军事化管理,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出租屋里,生活环境差,控制人身自由。南派传销则一般6个人住在高档小区,来去自由,一对一的做“思想工作”,以异地投资、资本运作为由进行诈骗,受害者多是高学历、高收入、高素质的人。

来源:羊城晚报
相关报道
最新评论(共0条评论) 查看所有评论>>
发表评论
登陆后即可发表评论哟!请输入您的: 博客名     密码 新博客注册